- TOP.1
- 努比亚Z18
努比亚Z18是一款全面屏手机,搭载骁龙845处理器,外观简洁,拥有小红圈和3D玻璃设计。背部玻璃有普通和梵高星空典藏版两种艺术效果,正面采用2.5D弧度玻璃,顶部是水滴状摄像头(有边框但视觉效果窄)。Z18的SoC性能正常,但多核跑分略低;屏幕为6英寸LCD,NTSC色域96%,色偏明显;支持边缘手势操作,相机配置为1600万+2400万像素,主摄IMX499,AI功能丰富。电池容量3450mAh,18w快充,续航一般。整体来说,Z18是一款配置中规中矩的手机,由于上市较晚,不占配置和价格优势。
- TOP.2
- 诺基亚9 PureView
诺基亚9 PureView在国内已属冷门品牌,其特色在于后置5个摄像头(7个圆圈),戏称“手机界的加特林”,设计复古,屏幕小且有宽额头和下巴。它采用LG的P OLED屏幕(塑料基板),分辨率为2K级别,色准表现不错,但使用台湾神盾的屏下指纹解锁体验欠佳。性能上,它配备骁龙845,与主流品牌相比略显过时。五摄像头的配置强调像素超采技术,能拍摄DNG格式RAW文件,提供丰富的后期处理空间,但成像风格素、欠曝且过度锐化。夜景拍摄表现较好,但电池容量小,续航一般,仅支持中等速度的快充。此外,价格较高,首发5499元,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,价格因素可能是购买的一大障碍。系统接近原生,功能和操作人性化程度不如国内深度定制的系统。
- TOP.3
- 荣耀Magic2
文章主要内容是关于小米MIX 3和荣耀Magic 2这两款采用滑盖设计以实现全面屏的手机的比较。它们都面临前置摄像头放置的难题,选择了滑盖方案。小米MIX 3屏幕和机身分开,而荣耀Magic 2由两个模组构成,Magic 2还能加入屏下指纹识别。滑盖形式不同导致手感差异,MIX 3磁动力强,Magic 2则是轻柔的蝶式五导轨滑屏。滑盖结构使这两款手机失去防尘防水功能,Magic 2厚度和重量稍大,可能在长时间使用后手感较累,且存在公差问题。在外观上,Magic 2的渐变色设计吸睛,后背摄像头排列独特,取消了后置指纹而采用屏下指纹,提升美观。屏幕方面,Magic 2色彩偏艳,但可能缺乏暗部细节。性能上,两者搭载麒麟980处理器,相机配置上有争议,Magic 2相机在日间偏冷、夜间表现不佳。系统方面,Magic 2基于安卓9.0定制,全面屏手势好用,但UI美观度可改进。续航上,Magic 2电池容量较大,支持快速充电。
- TOP.4
- Google Pixel 3|3XL
Pixel系列,作为谷歌的安卓旗舰,系统流畅度高,得益于原生安卓和谷歌服务。在国内市场,由于政策和购买渠道问题,排名不高。Pixel 3/3 XL设计上采用铝合金边框和第五代康宁大猩猩玻璃,手感好,但后盖涂层易刮花。屏幕方面,Pixel 3 XL的OLED屏幕性能优秀,色彩准确,支持HDR,但亮度偏暗。配置上搭载骁龙845处理器,内存4GB,后摄1200万像素,摄影功能强大。电池容量中等,支持快充和无线充电,但国内应用耗电较大。售价方面,Pixel 3/3 XL起步价分别约799/899美元。
- TOP.5
- vivo NEX旗舰版
vivo NEX是一款手机,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接近无边界的屏幕,官方屏占比高达91.24%。上边框宽度约3.8mm,左右边框稍窄,底部边框6mm。设计上,它采用双曲面后盖和竖排双摄,黑色后盖采用纳米激光雕刻工艺,反射出五彩斑斓的效果。NEX搭载升降式前置摄像头,以实现高屏占比,使用日本厂商美蓓亚的电机,升降平稳,镜头寿命长达13-14年。它没有常规听筒,采用全屏幕发声技术,通话体验优于小米MIX一代,但仅适用于通话,且会带来振动感。NEX旗舰版有屏下指纹识别功能,提升一体感,但解锁速度不如传统电容式指纹。屏幕为6.59英寸Super AMOLED,色彩偏艳丽,精细度一般。性能上,NEX搭载骁龙845处理器,游戏表现优秀,电池容量大,续航出色。拍照方面,NEX主摄表现良好,尤其在逆光人像拍摄上有优势,AI识别场景和人像虚化效果一般。系统方面,Funtouch OS 4.5更新后改进有限,全面屏手势操作存在不便,UI设计杂糅。充电支持双引擎闪充,但不兼容QC快充和无线充电。
- TOP.6
- 华为P30 Pro
P30 Pro是华为的旗舰手机,继Mate 20 Pro后推出,以其出色的拍照能力(DxO Mark评分为119分,视频为97分,总分112分)成为拍照超旗舰。它延续了华为双旗舰策略,提供标准版和Pro版两种型号,配置有所差异。 Pro版有6.47英寸OLED曲面屏(京东方或LG),分辨率1080 x 2340,PPI略低于标准版的P30。Pro版屏幕采用低频PWM调光,在低亮度下频闪明显,屏幕素质不如标准版。摄像头方面,Pro版增加了800万像素的长焦和潜望式镜头,支持50倍数码变焦,而标准版不支持。 P30 Pro的广角相机像素更高,且防水等级和快充功能更强。外观设计上,两者区别明显,Pro版背面多了TOF摄像头和感叹号,3D玻璃材质滑手且易滑落,而P30的2.5D玻璃更轻便。正面设计上,P30 Pro的32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导致水滴区域较大且观感突兀。 在性能上,P30系列均使用麒麟980处理器,但GPU性能不如一些竞品。拍照是P30 Pro的最大卖点,拥有高规格的后置四摄,包括IMX600y主摄和超广角镜头等,被誉为实验室级别的拍照手机。然而,RYYB滤镜阵列可能导致色彩偏移,影响了拍照和视频质量。尽管Pro版在夜景拍摄有优势,但月亮模式存在争议,AI算法可能导致照片美化与实际拍摄不符。 系统方面,P30 Pro搭载EMUI 9.1,支持全面屏手势,但曲面屏有误触风险。在电池续航和充电上,Pro版提供更大容量电池和更快的充电技术。整体而言,P30 Pro是一款功能全面但部分配置存在短板的旗舰手机。
- TOP.7
- 小米9
小米和红米品牌拆分后,小米主要定位于中高端市场,但依旧主打性价比。小米9是小米数字系列的常规升级,定价2999元起,注重核心硬件如骁龙855和IMX586。硬件成本已经接近极限,小米9可能是小米最后一款3000元以下的旗舰机,强调外观设计的提升,特别是全曲面和全息幻彩工艺。小米9有6.39英寸AMOLED水滴屏、屏下第五代指纹解锁、骁龙855处理器和IMX586主摄等配置,DxO得分为第三。相机方面,IMX586提供了不错的日间成像,但夜景表现和高反差场景有所不足。系统方面,MIUI 10提供了全面屏手势改进,但广告较多,会员可去除。小米9支持27W快充和20W无线充电,但电池容量相对较小。雷军表示,小米9可能是小米3000元以下旗舰的终点。
- TOP.8
- 魅族16S
魅族16S是基于魅族16的升级版,采用骁龙855处理器,摄像头从IMX380升级为IMX586,电池容量增大,但外观上保留了非异形屏设计。尽管外观有所改变以适应内部紧凑的三段式布局,但电池空间受限导致摄像头位置调整,取消3.5mm耳机插孔,仅支持蓝牙或专用DAC转接线。16S配备双扬声器,音质通透且均衡,但最大亮度和类DC调光有待提升。系统方面,对全面屏手势和后台管理进行了优化,相机表现不错,尤其在夜景模式有明显优势。然而,系统广告过多是一个问题,而且在充电方面,3600mAh电池搭配855处理器有不错的续航,但快充功率不高且不支持无线充电。
- TOP.9
- 索尼Xperia 1
Sony Xperia系列改名为数字系列,Xperia 1体现了Sony One理念,集成了BRAVIA X1移动处理引擎、Sony Alpha部门的图像处理器、Sony Picture Entertainment音效和CineAlta团队的视频拍摄调校。设计上,Xperia 1融合了OmniBalance和Ambient Flow设计,拥有方正造型和2.5D弧度,提供优秀握感。它采用罕见的21:9带鱼屏,机身较长,宽度适中,电池受限于机身尺寸。颜色方案回归经典和独特紫色。手机背部有竖置三摄,体现了索尼不妥协的设计风格,但可能影响内部空间和电池尺寸。配备侧边指纹,虽有快门按钮但解锁速度较慢,可能存在指纹识别问题。Xperia 1有21:9比例的4K HDR OLED屏幕,由三星提供,尽管4K分辨率在手机上意义不大,但屏幕素质优秀,支持杜比全景声和多种音频标准。动态振动系统效果一般,但提供沉浸式观影体验。屏幕显示100%DCI-P3色域,支持10bit色调等级。性能方面,搭载骁龙855,内存6GB,拍照表现因索尼阿尔法部门的参与而提升。录像功能专业,但系统体验不佳,本地化和稳定性有待提高,续航方面在4K屏下表现一般,需要频繁充电。
- TOP.10
- 华为Mate 20 pro
华为Mate 20系列包括Mate 20、Mate 20 Pro和Mate 20 X三个版本,均搭载麒麟980芯片。Mate 20 Pro作为旗舰机型,拥有高配硬件和独特的浴霸摄像头设计。Mate 20系列提供了五种颜色可选,其中宝石蓝和翡冷翠采用黄光蚀刻工艺,手感好。Mate 20 Pro采用6.39英寸柔性曲面OLED屏幕,3D结构光快速解锁但存在识别双胞胎问题,支持屏下指纹。屏幕在正常情况下表现良好,但有绿屏问题,华为允换机解决。SoC方面,麒麟980相比970提升明显,但在GPU上仍有差距。Mate 20 Pro的拍照表现出色,尤其是在夜景下,但细节处理可能带来失真。该系列电池容量大,续航能力强,且支持快速充电。
- TOP.11
- OPPO Reno 10倍变焦版
OPPO的Reno系列取代了R系列,分为标准版和10倍变焦版。标准版在配置上有所简化,包括减少线性马达、双频GPS、光学防抖等功能,搭载骁龙710 SoC和300mAh电池。Reno主要强调摄影,但标准版减配严重,建议选择10倍变焦版,其增加了一些高级功能。10倍变焦版有雾海绿和极夜黑两种颜色,且使用了侧旋升降摄像头和4065mAh电池,但重量较重。标准版与10倍变焦版在外观上差距不大,但后置摄像头和尺寸有明显差异。 Reno的屏幕是6.6英寸AMOLED,采用康宁第六代玻璃,支持96.6% P3色域和HDR视频播放,但亮度和色彩表现一般。屏下指纹使用汇顶第六代方案,性能出色。10倍变焦版有横向线性马达带来良好触感。性能方面,Reno 10倍变焦版正常发挥,OPPO加入Game Boost 2.0提升游戏体验。拍照是卖点之一,但未参加DxO评分,相机调校有自己的特色。Reno在夜景拍摄方面有不错的表现,但长焦镜头存在噪点和抖动问题。系统是基于安卓9的Color OS 6,操作界面新颖,充电续航表现稳健。
- TOP.12
- 一加7 Pro
一加给人的感觉像旗舰杀手,在海外市场表现出色。一加7 Pro将旗舰和性价比完美结合,成为国产安卓阵营的机皇,超越了其他国产旗舰。一加7 Pro与一加6T外观相似,但它是独立设计,与OPPO型号无关。手机采用双面3D玻璃,提升手感和视觉效果,但有反光、误触和贴膜难题。 一加7 Pro配备大尺寸机身和4000mAh电池,支持三摄和升降式前摄,背面是中置竖排三摄。手机有磨砂质感的背面,背面玻璃不易沾指纹,握持感好。它保留了三段式开关,但没有3.5mm耳机接口、红外功能和官方认证防水,进水不保修。 一加7 Pro的定制屏幕是顶级OLED屏,有6.67英寸QHD+分辨率,90Hz刷新率,色彩表现接近S10+,屏幕响应流畅,但HDR和高刷新率在国内应用有限。它有快速的屏下指纹识别和线性马达,提供良好的震动反馈。虽然SoC表现一般,但得益于UFS 3.0闪存和氢OS优化,日常使用速度很快。 拍照方面,一加7 Pro在DxO Mark中得分高,三摄模组在3倍光学变焦以内表现出色,色彩鲜艳但不如S10+自然。夜景模式和录像效果接近第一梯队,但不如P30 Pro在进光量和细节上。系统是基于安卓的氢OS,简洁无广告,但需要用户自定义设置。电池容量4000mAh,支持快速充电,续航一般,后台管理较为保守。
- TOP.13
- 三星Galaxy S10|S10+
三星S10是S系列的十年里程碑产品,带着升级和重返中国市场的意义。它有三个型号,S10e是低配版,S10和S10+在尺寸、摄像头数量上相似,S10的握持感更好。S10的ID设计延续Note 9,背面简洁,仅三个摄像头。中框有Bixby按键,电源按键位置设计与iPhone 8P类似,不太方便。S10有立体扬声器和3.5mm耳机孔,后盖材质因配置不同(康宁大猩猩玻璃或陶瓷)而异,重量也有所区别。正面是超感官全视屏,搭载Dynamic AMOLED,虽有打孔可能不协调,但弧面设计让边框窄且少误触。屏幕是OLED,分辨率为3040x1440,支持HDR 10+,色准优秀。S10采用超声波指纹识别,比光学识别更安全,但在特定场景下更优。性能上,国行版使用骁龙855,Exynos 9820版本性能逊色。拍照方面,三摄表现出色,DxO评分高,但与Mate 20 Pro相比有差距。自拍功能强大,UI经过改进,但充电速度较慢。
- TOP.14
- iPhone Xs|Xs Max
这篇文章概括了iPhone Xs的升级特性,但实际体验升级并不显著,不足以促使iPhone X用户升级。新款的iPhone Xs在性能上优于X,搭载A12 Bionic处理器,GPU有显著提升,摄影摄像有改进,支持双卡双待但仅限于Xs Max和XR。然而,Xs的屏幕尺寸、重量、抗摔性能(不如三星)、信号问题、充电续航和屏占比等方面存在局限。尽管Xs Max屏幕更大,但重量增加明显,易造成手持不适。总体来说,Xs系列的改进相对保守,仅在部分技术指标上领先,且存在一些实际使用中的问题。